1. 首页>>行业

食话实说|“防治碘缺乏病日”:食用加碘盐,预防碘缺乏病

  国家疾控局等十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的通知》。《通知》介绍,2024年5月15日是全国第31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食盐加碘防疾病,平衡营养健康行”。碘缺乏病曾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流行,通过推行普遍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我国2010年以来持续保持消除碘缺乏病状态。然而,我国大部分地区为缺碘地区,如果没有持续的科学补碘措施,碘缺乏病可能会卷土重来。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人体不能生成,需从外环境获取。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外环境都缺碘,生长在缺碘环境中的动植物含碘量也较低,导致以这些动植物为食的居民碘摄入量不够。

  碘摄入不足可引起碘缺乏病。预防碘缺乏病的根本措施是补碘。人体对碘的储存能力有限,一旦停止补碘,人体内储存的碘最多能维持3个月。食盐加碘具有安全、有效、简单、易行、价廉、能够长期坚持食用的优势,成为补碘的最佳途径。

  食盐加碘与甲状腺癌高发是否有关联?与《通知》同日发布的2024年“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核心信息指出,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食用碘盐或碘摄入量增加与甲状腺癌的发生相关。近年来,全球主要国家无论是否采取补碘措施,无论碘摄入量是增加、稳定或下降,甲状腺癌的发生率都在增加,并且主要以直径小于1.0厘米的微小癌增加为主。

  《中国居民补碘指南》介绍,近年来,人群甲状腺癌发病呈上升趋势,国内外学者分析认为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与电离辐射、环境、饮食、生活方式、精神压力等多种因素改变有关;二是群众就诊率和健康体检率明显上升,高分辨率B超等设备和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大幅提高了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指南》还提到,沿海地区盛产海带、紫菜等富碘食物,但沿海地区居民食用富碘食物的频率和食用量都较低,膳食中的碘大部分来自加碘盐,食用未加碘食盐,发生碘缺乏的风险很大。

  哪些人不宜吃加碘盐?甲亢等甲状腺疾病患者因治疗需要,可遵照医嘱不食用或少食用碘盐。生活在高水碘地区的居民,如果从饮水和食物中已经摄入足量碘,应食用未加碘食盐。水源性高碘地区改水后,如水中碘含量下降至碘缺乏水平,居民无法从饮水中摄入足够的碘时,需要食用加碘盐。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hnwanquan0379.com.red/82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